青团,是一种用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其做法是先将嫩艾、小棘姆草等(做青团用的野菜一般有三种,泥胡菜、艾蒿、鼠曲草。泥胡菜汆后色做碧绿,以前常用,现在用的已不多见)放入大锅,加入石灰蒸烂,漂去石灰水,揉入糯米粉中,做成呈碧绿色的团子。吃青团主要是流行于江浙一带的清明节节日食品。
材料糯米粉、黏米粉、豆沙馅、荠菜(艾草)
制作方法
方法一把艾草洗干净用水焯一下,在焯的时候,可以加一点点石灰水,这样能去掉苦涩味,如果不加,就多洗几遍,问题也不大。然后加点水,用家用的搅拌机打碎就可以得到艾草汁了。把糯米粉和黏米粉按3∶1的量调好,加入艾草汁和成面团,然后加入豆沙馅,包成拳头大小的团子。注意,是小孩的拳头,可不是那小嘴的拳头。最后一道工序就是上火蒸。蒸熟后把青团放凉了,就可以吃了。
方法二艾草摘取嫩茎和叶,洗净后放入和有碱水(碱水有保持青绿颜色的作用)的沸水中,煮沸待艾草发软后捞出滤出汁水待用,做青团之前再用清水洗去碱水,再把这些漂洗干净的艾草用纱布包着挤干水份后用刀斩碎,再用手掰成一小戳一小戳的待用。糯米粉与籼米粉以一比一的比例对和后加水和至半潮,把粉放入大蒸笼,粉顶上放艾草,开蒸。待香味四溢时蒸熟了,端起蒸笼倒到石臼中,男人握大石杵先用小气拈,把艾草和粉拈在一起,拈完了,男人捣、女人在一边翻着粉。每捣一下就要翻一下盖住捣出来的窟窿。最后粉变成了粘滑的没有颗粒感了,就可以拎到盆里放在桌子上了。这时要赶紧趁热“捉”,把这个半成品拉出来再从拇指与食指间挤出一个小团,拍扁了裹上金黄色的松花粉,一个又香又滑又糯的青团出炉了。
方法三材料
主料: 糯米面 菜汁
辅料: 澄粉 馅料
糯米粉倒入容器中
再倒入菜汁
混合均匀
另取个容器,放入澄粉(也可以用粘米粉)
再加入开水搅拌成团
将糯米粉面团和澄粉面团放在一起
揉均匀后,再放一勺猪油
再揉成团即可。如果有些沾,可以在案板上撒些澄粉
然后将绿色面团分成10份
包入绿豆馅料,最普通的就是红豆。惭惭发展成咸味的,肉的。果味的
包的时候不要着急,慢慢地用手推上去,和做月饼的手法一致
包好后,青团表面是光滑的
将青团放在涂过油的蒸笼上,或者放在硅油纸上
制作提示
青团可以保存二三天。如果不及时吃,每个小青团包上保鲜膜保鲜。吃时依然口感很好。
菜汁以前都用一些野菜的汁,有些特别清香味的。如果没有,可以用绿色蔬菜的汁来代替。蔬菜汁的做法,取绿色叶状菜少许清洗干净,焯水后,放凉水中。然后切成段,加少许水用搅拌机搅拌成汁。
馅料根据各人喜欢,可以随意选择。
选购常识
购买青团时还应掌握以下几点:一是闻,有浓郁清香味的原料都比较可靠;二是看,颜色偏绿的为上品,发青发黑、通体透亮的有加人工色素的可能,食后对人体有害;三是轻捏,特别软塌塌的大多放了好几天也不会变硬,不过有添加防腐剂的可能性。追求“有嚼头”的消费者建议选购触感有韧性的,但要在3天内吃完,以防变硬。

感觉很好做。。。。。。
大晚上来一发这样真的好吗@@14!!
原来有3中方法 真是学习了
学校食堂这段时间天天都有卖~
#pm 大晚上看到!好饿!!!
北方人表示从未吃过!!!
记得有回旅游吃过,像糯米糍,不过比糯米糍大一点,口感要好一点,特别是热乎乎的时候
料理是能给人带来幸福的!
#km啊~~感觉味道很好吃的样子。。。我不会,四川也没有吧~~
好物!XXDDDD
张黎野 发表于 2013-4-3 10:30所有的钱上都是毛爷爷,只是毛爷爷的脸色红润的没掉,脸绿的掉了。嗯
说明会有好运气?……节哀
张黎野 发表于 2013-4-3 09:01_(:з」∠)_ 嗯 最近运气很好,掉钱都只掉五十的
幸好不是一张毛爷爷╮(╯▽╰)╭
好吃的青团太难寻觅了 不是太硬 就是甜到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