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卡古拉酱 于 2012-12-5 20:52 编辑
猫在动物分类学上与虎、豹等猛兽同属一科,即猫科动物。因而在形态结构、生理习性等方面,彼此有很多相似之处。成年猫体长一般为40~45厘米,尾长15~30厘米,体重雄猫为3.5~7千克,雌猫为2.5~4.5千克。猫的解剖生理特点与它的生活习性有关,有其独特性。
一、猫是以肉食为主的杂食动物
猫在野生时期以食肉为主,家养后仍爱吃老鼠、鸟类、青蛙等动物,并且可以连毛吞下而不会发生消化障碍。猫的牙齿齿冠边缘都很尖锐,并长有4颗用于撕咬的裂齿。猫舌面长有各种乳头,在舌前端中间部位长有表面覆盖角质膜的倒钩状的丝状乳头,用于舔食附在骨上的肉。猫的唾液腺很发达,其分泌的唾液中含有大量的溶菌酶,防止进食腐败、变质的肉类危害口腔。猫胃是单胃,呈梨形囊状,约能容纳三分之一升的食物。猫的肠管较短,但是肠壁较宽厚,属于典型的肉食动物的特征。因此,在猫的饲养上,尤其是名贵观赏猫,由于捕鼠能力差或者不捕鼠,应在饲料中添加较高比例的动物性饲料,以保持正常的消化生理功能和营养需要。
二、猫运动快速、隐蔽,善爬高
猫全身有230~247块骨头,500多块肌肉。因此构成了发达的运动系统。猫的肌肉发达,收缩力强,由于肩胛骨和锁骨变小,故而猫四肢运动的频率快、幅度大,奔跑速度很快。脚趾上长有厚实的肉垫,使猫的奔跑时声音很小,在行走时几乎没有声响。但猫的耐久力差,不擅做长距离的奔跑。后肢比前肢略高,骨骼强壮,肌肉发达,有很大的爆发力。即使在匍匐的状态下也能迅速地跃起。
猫爬高的本领在家畜中首屈一指。之所以善爬高,主要归功于猫的利爪。猫四肢长有弯钩状的爪,前爪5只,后爪4只。爬树时,其利爪牢牢地抓住树干攀越而上。但猫爪的钩都朝后生长,因此,上树容易,下树难。一旦猫爬到较高的地方,还是需要人把它抱下来。在多数情况下,猫从高处下来时,不是滑下,而是直接跳下来。猫可以从很高的地方掉下来,而身体不会有损害。因为猫有发的平衡系统和完善的机体保护机制。当猫从空中下落时,不管开始处于何种姿态,总能迅速地转过身来,当接近地面时,前肢已经做好着陆准备。脚趾上厚实的肉垫能大大减轻地面对猫体得反冲震动,加之猫腹腔内的大网膜很发达,上面积满脂肪并填充在内脏器官之间,可有效地防止震动对各脏器的损伤作用。但是不要一味地认为猫是摔不死的。基本上你能摔死的地儿,它也活不下来。
三、猫感觉机能非常灵敏
猫的感觉机能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
猫有一双可以调节宽窄的瞳孔。它们的视力很敏锐,在光线很弱甚至夜间也能分辨物体,而且猫也特别喜欢比较黑暗的条件,因此,在白天日光很强时,猫的瞳孔几乎完全闭合成一条细线,尽量减少光线的射入,而在黑暗的环境中,瞳孔开得很大,尽可能增加光线的通透量。所以应避免猫的生长环境中有强烈光线直接照射。瞳孔的开大和缩小十分迅速,能保证猫在快速运动时,能根据光的强弱、被视物体的远近,迅速地调整瞳孔,对好焦距,明视物体。
猫的视野很宽,两只眼睛既有共同视野,也有单独视野。单独视野没有距离感,共同视野有距离感。猫只能看见光线变化的东西,如果光线不变化猫就什么也看不见,所以猫在看东西时常常要稍微地左右转动眼睛。猫是色盲,在猫的眼里,整个世界都是呈现深浅不同的灰色。猫有一层能够横向闭合的第三眼睑,即瞬膜,位于正常眼睛的内眼角。对眼睛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因此平时要注意保护好猫的第三眼睑,不能用手摸,有病要早治疗。
猫的听觉十分灵敏。听力范围约为30~45000Hz。对声音的定位功能也很灵敏,能区别出15~20米远、1000米左右的两个相似的声音。猫耳在头不动的情况下可做180°摆动。猫也有先天性耳聋,蓝眼睛的白猫耳聋比例较高。虽然耳聋的猫听不到声音,但是它们可以通过四爪下的肉垫来“听”。正常情况下肉垫里相当丰富的触觉感受器,能感知地面很微小的震动,耳聋的猫肉垫里的感受器更多。
猫的嗅觉也很发达。猫的嗅觉与狗相当,但是人类只充分利用了狗的嗅觉功能,而对猫无所作为。原因就是猫不愿受人的摆布,它的许多功能只是在对自己有利时才使用。
猫的味觉器官位于舌根部,能够感知苦、酸和咸,对甜味不敏感。猫能品尝出睡的味道,这一点是其他动物所不能及的。
猫的胡须是一种非常敏感的触觉感受器,它可以利用空气振动所产生的压力变化来识别感知物体。在遇到狭窄的缝隙和孔洞时,胡须被当做测量器,以确定身体能否通过。因此,胡须在猫的生活行为中具有重要作用,千万不能随便损伤猫的胡须,并且要经常地保持胡须的干净整洁。
四、猫有一身美丽的被毛
皮肤和被毛是一道坚固的屏障,能防止体内水分的丢失,抵御某些机械性的损伤,保护机体免受有害理化作用的损伤。另外它们在冬天具有保温性,在夏天可以散热。因此,要十分注意皮肤和被毛的清洗和梳理,保持皮肤清洁,促进被毛生长。
猫的毛囊有两种,一种是只长一根毛的孤立毛囊,另一种是长有多根毛的复合毛囊,且以复合毛囊为主。猫的被毛大致分为针毛和绒毛,针毛粗长,绒毛短细而密。绒毛发达的品种抗寒能力强,但梳理被毛费事。受季节的影响,猫每年都要脱毛。脱毛受光照变化的控制。家养猫由于晚上有灯光照射,脱毛次数要比野外的猫多一些,每年约3~4次。毛的生长速度和人发差不多,每周平均约生长2毫米。
猫皮肤里还有皮脂腺和汗腺。猫的汗腺不发达,因此,猫的散热主要是通过皮肤的辐射散热或者像狗一样通过呼吸散热,但这种散热效率比出汗蒸发散热要差,因而,猫喜暖但是怕热。
五、猫聪明伶俐,感情丰富
人类普遍认为猫是一种天赋高,非常聪明的动物。但是猫性格倔强,独立性、自尊心很强。如果没有良好的训练,猫不愿意做的事情,无论怎样强迫,它就是不做。猫不屈服于主人的权威,对主人的命令也不盲目地服从。因此,要想得到猫的信任和友谊,必须以善相待,要有耐心,态度要温和。如果将猫热闹,它还会离家出走。
猫的情绪变化也很丰富。高兴时,耳朵氧气,胡须放松,瞳孔没有变化,尾尖抽动。发怒时,两耳直立,向后摆,耳尖向里弯,瞳孔缩小成一条缝,胡须向前竖起。要争斗时,瞳孔放大,两耳平伸,胡须向两边竖起,尾巴拍打地面,两前肢伏地,随时准备跃起。要求主人爱抚时,两眼微闭,尾巴温和地晃动。注意观察猫的情绪变化,对养猫者很重要,以防在与猫耍斗时被抓伤。
六、猫生性孤独,有很强的嫉妒心
野生猫喜欢孤独而自由的活动,除发情交配外,很少三五成群地一起栖息。家养猫在很大程度上仍保持这种孤独的性格。当猫在一个家庭被饲养一段时间后,它对主人家中及其周围环境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领地范围观念,而不允许其他猫进入自己的领地。一旦有入侵者,就会立即发起攻击。如果一个家庭养好几只猫,他们也会在有限的空间内划出自己的领地。另外,猫的食盆和便盆也必须一只猫一个,猫在吃食时不允许其他同伴靠近。因此,一个家庭不宜多养猫。
猫的嫉妒心很强,它不但会嫉妒同类,有时你对孩子过多的亲昵,猫也会愤愤不平。如果你抱起两只猫中的一只,另一只会立刻发出威胁声,怀中的猫也不甘示弱,同样会阻止另一只猫跳上来。这说明猫时分注重主人对它的态度。因而主人在平时饲养中,要态度和蔼,注意培养感情。
七、猫喜爱清洁
在家养动物中,猫最讲卫生,每天都会梳洗打扮。实际上,它们的梳洗完全是出于生理需要。猫用舌头舔被毛,是为了刺激皮脂腺的分泌,使毛光亮润滑,不易被水打湿,并能舔食到少量的VD,促进骨骼的正常发育,还可使被毛蓬松,促进散热。在炎热季节或剧烈运动之后,体内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保持体温的恒定,猫就利用舌头将唾液涂抹在被毛上,唾液蒸发可以带走热量,起到降温解暑的作用。
猫掩盖尿液粪便的行为,是出于先天的生活本能。是由祖先遗传来的。为了防止天敌从其粪便气味发现到它、追踪它。
八、猫的夜游性
猫至今仍然保持着肉食动物昼伏夜出的习性,很多活动常常是在夜间进行。猫每天最活跃的时间是在黎明或傍晚,而白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休息或睡觉。根据这一习性,每天的饲喂时间应放在早晨和晚上。给猫配种也要安排在晚上,以保证有较高的成功率。
猫的这一习性,多数情况下不为养猫者所欢迎,晚间母猫求偶的叫声和公猫争偶的打架声令人生厌。夜间猫在室内的频繁活动,有时也会把人吵醒。虽然这是猫的本性,不可能完全克服,但经过调教,能在很大程度上纠正。
九、猫的睡眠
猫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睡觉。猫每次的睡眠时间并不长,一般不超过一小时,但是每天却睡好多次。一天中猫睡觉的多少,受气候、饥饿程度、发情期和年龄的影响。小猫和老龄猫睡觉时间比健康成猫要长,天气暖和时睡觉时间长,而在饥饿或发情期睡眠时间就少一些。每天的早晚,猫睡得很少。猫是一种警觉性很高的动物,即使在睡眠时,其警惕性也没有放松。
十、猫的寿命
猫能活到17岁甚至更长,但猫的平均寿命却没有这么高,原因是有相当数量的猫被人遗弃或生病而早逝。从发育角度看,猫生下后半个月相当于人1岁,猫1岁相当于人15岁,猫2岁相当于人25岁,猫14岁相当于人72岁。从性别看来,母猫在11~12岁就不能再繁殖了,尽管还能发情交配,但是已经不能怀孕。公猫到15岁还能保持生殖功能,但一般作为种猫,12岁以后就被淘汰。猫到暮年并不会给主人带来多大的麻烦,一般是生病后不愿意采食,几天后就会死亡。
终于写完了,打字打得我好累。。。。。。。。。
下面是召唤斑竹和基友。。。。
@@9!! 卤煮好样的~
*15*长见识了~
楼主好人!
可是我还以为猫的尾巴含义之类的...这个有点可惜~不过还是谢谢楼主。
有养猫,科普下
最后一句看着好什么。。。。。TAT
我就把它做个捕鼠器用
我是喵星人控,这个贴子真不错。
关于嫉妒那块,觉得好可爱!!
当喵跟你撒娇的时候明知道不能给她吃多的东西还是会忍不住给点……结果就是这喵口臭……汗死
科普了。
#6x猫科动物不愧是食肉动物的终极进化
这个算是很专业的文章了,申请版主加精!:65:
关于喵星人的东西一看到就想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