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标准版
您当前访问的是预览版网页,若要正常使用功能请戳我前往标准版
九韶

阐明G+菌和G-菌的意义

为什么要来谈G+菌和G-菌,因为在后面的介绍抗菌药我们会用到,不同的细菌感染所用的抗菌药不同。例如如,青霉素G(天然青霉素),就主要针对G+菌感染,只对G-菌部分敏感,这主要和细菌细胞壁的结构有关。

抗菌药主要是一些抗生素,抗生素滥用在中国的情况很严重,其导致的问题可能是最后细菌感染将无药可治,比如现在出现的一个名词叫“超级细菌”,其产生原因是因为人们滥用抗生素,导致某些细菌对大部分抗生素都产生耐药性,最后这些细菌感染带来的结果相当可怕。所以现在国家开始规范抗生素使用,能不用抗生素尽量少用或者不用,对不同的病症患者使用合适的抗生素,做到不滥用,不多用。由此我们区分不同的细菌感染将显得非常重要。

G+菌和G-菌的是通过革兰氏染色法来划分的,G+菌和G-菌细菌的细胞壁的组分和结构不同(参见我的前篇文章:细菌的细胞壁),所以染色结果不同,这样我们就把其鉴别开来了。

革兰氏染色法 我们来看看什么是革兰氏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1884年由丹麦医师、细菌学家Christain Gram创立。 其一般分为四个步骤:初染,媒染,脱色,复染。

染色液

结晶紫溶液 结晶紫乙醇饱和溶液(取结晶紫约 4~8g,溶于 95%乙醇 100ml中)20ml,1%草酸铵溶80ml

将上述两溶液混合,过滤。结晶紫不可用龙胆紫代替。前者是纯品,后者不是单一成分,易出假阳性。结晶紫溶液放置过久会产生沉淀,不能再用。

染剂

碘 1g 碘化钾 2g 蒸馏水 300ml

将碘与碘化钾先行混合,加入少许蒸馏水,充分振荡。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其余的蒸馏水。当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淡黄色时应弃去。为易于储备,可将上列碘与碘化钾溶于30ml蒸馏水中,用前稀释。

脱色剂

95%乙醇。

复染剂

沙黄 0.25g 95%乙醇 10ml 蒸馏水 90ml

将沙黄溶于乙醇中,待完全溶解后加入蒸馏水。

染色步骤

1、 将培养18~24h的培养物涂片,要涂得薄些。将涂片在火焰上加温固定,待冷却后滴加结晶紫溶液,1min后水洗。

2、 滴加助染剂,1min后水洗。

3、滴加脱色剂,摇动玻片,直至无紫色脱落为止(约 20~30s)水洗。

4 、滴加复染剂,1min后水洗,晾干,镜检。呈紫色者为革兰氏阳性菌,红色者为阴性菌。

染色结果

有芽胞的杆菌和绝大多数和球菌,以及所有的放线菌和真菌都呈革兰氏正反应;弧菌,螺旋体和大多数致病性的无芽胞杆菌都呈现负反应。

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

目前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在学术上有三种学说:等电点学说,化学学说以及渗透学说。

在这里我们只讲解最普遍接受的,从细胞壁结构和组成来看:

G+菌的细胞壁主要成分为肽聚糖,其层数多,具有致密的特点,初染时,染料由缝隙进入细胞质中,使细菌变为紫色,当用酒精脱色时,肽聚糖收缩,染料不能被洗脱,所以不能成功复染,最后染色结果为G+菌显紫色。

G-菌细胞壁肽聚糖薄且少,与G+菌相比,其脂质成分非常多,初染媒染时区别不大,当用酒精脱色时,肽聚糖几乎起不到阻碍的作用,而脂质部分溶于乙醇中,导致染料流出,使其能成功复染,最后显复染剂的颜色红色。

到这里,大家应该都明白到底什么是G+菌,什么是G-菌了吧,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头孢霉素等作用于细菌细胞壁的抗生素敏感,而多数革兰氏阴性菌对作用于细胞内核糖体的红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敏感,这对我们使用抗菌药很有参考价值。

ほむら

不明觉厉@ou#

Sorenes

@cz# 长见识勒

guiahh

啊……我看到了什么………………

被科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