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绮白 于 2012-4-14 17:14 编辑
嘛 来到技术宅一个星期了 作为一个能打一个字 绝不打2个字的宅来说 发帖子这种事情实在是太遥远了$25$
而且还是这种要打很多字的帖子
首先 系统技术比较枯燥 繁琐 对初级者来说 听起来挺费劲的 我尽量写的通俗一点 $79$好了 进入正题
1楼几种系统的介绍分类等 光盘安装
2楼硬盘安装 和U盘安装
3楼系统驱动安装和工具下载
PS :文章中用的一些名词
GHOST (备份还原程序 用于备份某一分区 或者拷贝整块硬盘的程序)
后缀的意思是 文件名字点后面的字符 比如新建文本文档.txt 那个TXT就是后缀
ISO后缀文件就是光盘镜像文件 .GHO 就是GHOST程序制作出来的文件 要做备份文件 通常是一个磁盘分区的备份 大部分用作系统备份
Server 是服务器的意思 2003Server为2003服务器系统 XP 就是windowsXP 也叫叉劈 WIN7 就是windows7 是系统名
BIOS 主板控制设置程序 为主板自带的程序 按键盘上的DEL键可以进入
CDROM 为光驱 DVDROM为DVD光驱
PE系统 用作维护的简易系统 通常大小为几十MB 有桌面 也简单的功能 方便DOS技术差的童鞋
DOS 命令行 这个说起来麻烦 基本也用不到 DOS的功能强大 为高手必须技能 看起来也帅气
分区 C盘 是一个分区 D盘也是一个分区 你有3个盘 就说明你分了3个分区
根目录 通常我们说C盘根目录的意思就是C盘下的文件 比如C:\1.TXT 就是C盘根目录下的1.txt文件 而c:\1\1.txt 则说明C盘的1这个文件夹是在根目录的 而1.TXT不在C盘根目录 而在1这个文件夹的根目录
系统的介绍和选择(理念上的东西 方便判断选择什么版本的系统下载和什么机器适合装什么系统 )
1.系统安装程序分类
原版XP系统 XXxp系统
原版WIN7 原版WIN7高级家庭版 原版WIN7旗舰版等 XXwin7
(XX表示为番茄花园 深度等是别人加工好的系统)
(原版表示 微软就是很软公司出厂版本 无任何加工痕迹)
网络可下载的安装程序类型分为两大类 分别是 ISO版本 和 GHOST版本
ISO版本的后缀它就是XX.ISO GHOST 则是XX.GHO
ISO文件是光盘的镜像文件 通常我们说的刻录光盘 用的就是这种后缀的文件
选择ISO文件 用刻录机选择刻录 出来的就是一个完整的光盘 一般特别制作的光盘还包括了系统需要用到的分区工具 DOS工具箱 PE系统 等
而GHOST则没有 当然 ISO文件下载也更大一些 对于一些对系统有一定心的和能力的 通常都会使用原版系统的ISO文件 安装之后自己进行精简
原版还有一个好处 对于不懂系统的人来说 原版的系统意味着跟高的兼容性 和可造性 对于技术人员来说 一个自己精简完善的系统 一旦某个地方出了问题 自己也可以马上知道问题可能出再哪里 而不像用了别人系统一般抓瞎 $36$
而GHOST系统 就是一个系统备份 一个C盘的备份
安装比ISO文件安装起来快捷 简单 通常的GHOST系统都是别人做好的 包括美化 设置 精简 都是已经一步到位的
相对ISO来说 它更小 更快 于大部分人来说 GHOST类型的系统还是首选的
打个比方 如同同样花5块钱 自己做一盘青椒肉丝 和一份青椒肉丝外卖 分量一样 价格相同 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外卖的 省事嘛 虽然有可能有地沟油$7$
2 系统的版本
系统主要分为2类 一类为服务器类 一类为个人类 嘛 简单来说一种是给别人服务用的 比如开网站 游戏代理商 公司档案电脑啥的 另一种就是个人电脑装的
服务器系统有2003SERVER 2008SERVER LINUX OS等 本贴不讨论服务器 以后再说
家庭则比较多 主流的比如XP Vista WIN7 等
首先说说用的最多的XP系统
XP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最高的兼容性能 最小的系统资源占用 这两大优势让XP一度难以超越 XP发行在2001年 到现在都11年了 是什么概念 使用最多 最长的系统 没有之一 从最开始的发行的HOME 家庭版 那个时候是个2000系统主流 98系统仍有部分再用的时代 虽然XP效果很好 但是介于大部分人得硬件配置跟不上 所以普及不广 那个时候大部分人还是没有电脑的 一根256的内存条 需要300多块钱 而现在一根4G的 只要100多块钱 。。扯远了。。。
$40$
镜头拉回来 对于硬件配置不是很高的人来说 XP仍然是首选 这么说吧 一个功能完善 精简到位 不影响使用的XP系统 大概DF内存使用率为不到100MB 而WIN7需要接近1000MB 尤其是单核处理器的电脑效果最明显 查看自己是几核处理器的笨方法 ctrl+alt+del 任务管理器--性能里 就可以看到了 右键我的电脑属性也可以
Vista 系统
甚至有点比不过鸡肋 当初发行这套系统的本来意愿 是为了改变以往的套装软件贩卖模式 成为软件贩卖模式 VISTA上臃肿的软件系统 导致系统运行速度很慢 再当时10台电脑7台XP的情况下 VISTA只能作为一个失败品 目前用的极少 在XP70%的年代里 VISTA系统连10的份额都占不到
WIN7系统
win7的感觉 一开始让我觉得一定是VISTA的升级版 发行时间不长 但是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我觉得还是硬件配置都起来的 再现在双核 4核 6核处理器如同大白菜一样的时代里 XP显然有些不能完美发挥硬件的效果了 比如我花了4000买了个主机 显然我不会去买了17寸的显示器
$48$
如何选择系统 取决于你的硬件 而兼容性差距已经不大了
32位系统和64位系统的说明 64位系统最初是为了一些专业人员设计的系统 主要作用为视屏 3D 机械设计等 而且要求64位的CPU支持
随着硬件的发展 大部分CPU都支持64位了 所以64位系统用的也广泛起来 最初兼容性的不足 也得到了长足的改进 对于硬件很不错的人来说 还是非常不错的系统 毕竟64位系统的运算速度是比较高的 另外64位系统和32位系统用的驱动 是不通用的
安装篇
系统安装分为光盘安装 U盘安装 和硬盘安装3种
首先选择并下载你需要安装的系统
然后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安装方式
1。光盘安装
光盘安装适用于有光盘 或者 刻录机的 优点是 光盘只要出来了 每次安装都很方便 也不需要占用硬盘空间 一张光盘的价格 肯定比一个U盘便宜 在出现问题无法进入系统的时候 光盘可以更方便的进入维护界面等 是早期应用最广的方法 同样比较简单
首先用刻录机刻录一张或者购买一张光盘
将光盘插入光驱 并重新启动系统
再启动的时候 狂按 DEL键 可以进入主板BIOS 有的机器 或者笔记本 是按F2 或者F11 进入 取决于你的主板 详情可以再主板启动界面看到 或者找到你哪本坑爹的说明书$96$
BIOS分为2大类 AWARD 和AMI
如图
前者选择第二个选项 advanced BIOS Featuress (高级BIOS功能设置)
选择First Boot Device 选择 CD-ROM启动
如图
然后按ESC键退出该页面 再选择 Save & Exit Setup(存储并退出) 回车 按Y键 回车即可
第二种 选择最上面的BOOT选项卡
然后选择 Boot Device Priority 回车 设置为CDROM 如下图
按F10 保存并退出
之后 光盘放入光驱 开始安装
XP原版系统安装
首先把光盘放入光驱 然后重启电脑 进入光盘读取界面
这里 再3个点结束前 按回车 否则不会进入光盘
接着进入许可协议 按F8进入下一步
选择安装的分区 一般选择C盘 其他盘也可以 不过不方便维护
选择好后回车 开始选择文件系统格式
选择NTFS格式( 快)
NTFS是目前主流格式 一般只有部分U盘菜使用FAT格式 FAT和NTFS相比较 容易产生更多的磁盘碎片 已经不常被使用了
之后按F 然后回车 开始格式化
这里如果出现文件损坏或者无法读取 就拿出光盘 拿东西擦擦 擦得越亮 越容易读取#30!
完成后重启
进入这里 之后就是一路下一步 直接完成 需要密匙找度娘
这里说明一下 一般XP 系统C盘一般分区为5000 接近5G WIN7推荐最少20G 或者更高 取决于你的软件管理习惯 新手推荐2倍
WIN7 原版安装包括家庭高级版
这里选择现在安装
这里选择不获取更新
点选接受许可条款
自定义
选择分区 推荐C盘
等待完成
WIN7旗舰版
完成
下面介绍硬盘安装方法附工具
QB分区工具 支持部格式分区重新分配空间 比较简单易学
同时 右键--我的电脑--管理---磁盘管理--可以重新分区
对不起LZ……我想点扩散的……手一抖不小心点到了退散上……对不起啊对不起!!!
不知道有没有补救措施啊囧
LZ有时间能不能介绍下怎么给硬盘分区呢?对于目前电脑硬盘的分区不是很满意……= =
提醒我了 本来这个就是新手向的文章 我马上在前面标注下
感觉太专业了- -,一大堆英文缩写。
一边查百度一边看下去的。
看完云里雾云。#7008!新手中的新手。
不错,很详细啊!
本帖最后由 绮白 于 2012-8-18 15:00 编辑
驱动的安装
系统安装完了 接着就是安装驱动了
在很久很久以前 安装驱动是个很有挑战的事情 那个时候兼容问题严重 同样的内存之间都有兼容问题 驱动也是 现在驱动的兼容问题比较小了 显卡驱动 声卡驱动 这两个是重点 而装系统之前 你一定要准备好新系统的网卡驱动 因为只要能上网 其他驱动就都不是问题
首先介绍工具安装 这个适合新手 和批量装机
比较出名的工具有 驱动人生 驱动精灵等
个人推荐新手使用驱动人生带网卡驱动板 大概能识别7成左右的老机器和部分新机器的网卡驱动
驱动人生的主界面
点选自动更新
选择需要安装或者更新的硬件驱动
等待更新完成后重启
下面介绍手动更新驱动
有人会问了 ,,有了自动更新了 为什么还要自己去手动更新驱动吗 不是浪费时间吗 $57$
其实很多时候 机器的工作远不如人类精准 他们的判定也可能出现错误 导致安装的驱动不完美 或者根本识别不了 比如显卡驱动安装之后 玩一些大型游戏 出现花屏 等 这就是显卡驱动支持不完美 需要下载完整的针对性的驱动 这个时候就要用手动更新了$16$
推荐下载驱动的网站 驱动之家 老牌子了 记得02年还是03年 我就在那边开始下驱动了 年纪那是相当老
连接地址 驱动之家
在里面选择驱动下载 然后在分类下载里面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硬件驱动
如何识别自己硬件的型号
这个在很早以前的维护人员基本都是靠看的 看什么芯片组 这个一般要拆开机器 然后在硬件上面的标识上面看
现在的软件也可以识别硬件了 而且基本很准
推荐用鲁大师查看
一目了然
工具下载* 已更新快传
鲁大师.zip
http://kuai.xunlei.com/d/NVUCGLFALLQF
驱动人生带网卡驱动版.zip
http://kuai.xunlei.com/d/NFXTIWKXIVPD
windows7_硬盘安装工具nt6_hdd_installer_v2.8.5.rar 等3个文件
本帖最后由 绮白 于 2012-4-14 14:14 编辑
硬盘安装分为GHOST安装 和ISO文件安装2种
在我还是正太的时候 ISO文件根本是不存在的 在我还是少年的时候 出现了一种东西要刻录机 所以ISO文件诞生了$109$
首先 下载一个ISO 系统文件 先说叉劈
如果有人说 ISO文件啊 赶紧去下个虚拟光驱 然后安装 然后重启 然后打开ISO 然后拷贝文件出来神马的 你已经OUT了 $98$
下载一个好压软件 就是传说中的RAR解压工具 然后右键你的ISO 然后解压它 得到一个包 嗯 是这样
硬盘安装的方法有好几种 这里简单说几种 有人说 我每样都会 都会一种 干嘛学那么多种
电脑这坑爹东西 经常需要用多种方法来解决或绕过某个问题的 多学几种 能妥善解决各种突发事件 一般计算机问题 都是有多种方法解决的
首先最简单的在WIN平台 用工具方式安装
如果你是打算更换或者重装你的系统 你可以进入到桌面 那么这个方法是最简单的
找到ISO文件下解压出来的包 运行SRETUP.EXE 嗯 然后按操作来即可 上面已经介绍了所以不重复了
如果ISO里解压出来的文件不是完整安装包 而是GHOST 或者你下的本身酒是。GHO文件 那么就用下面的方法
补充 :ISO解压开 如果里面有SYSTEM.GHO 这个就是这个包里的GHO文件 再根目录下 大多如此
首先下载工具 OneKey ghost
打开 选择还原系统 并找出你的GHO文件所在目录 选择要安装到的磁盘 通常为C盘
这里点确认
之后会自动重新启动 然后全自动完成
如果无法进入操作系统来安装 这里硬盘安装的最大毛病就出来 如果你以前安装过工具箱 那么还可以进入工具箱启动GHOST
选择GHOST里第一个选项里的第二个选项里的第三个选项 然后选择你GHO文件的路径 确定 选择你要还原到的磁盘 然后再选择C盘 进行还原就可以了
如果 没有装GHOST工具 就需要别的工具来进行引导了 比如U盘 比如光盘 软件这里就不讨论了
硬盘安装WIN7
这里有很多方式 推荐一个最快捷 方便的
首先下载安装工具 WIN7安装工具 (3楼附下载)
把你的光盘ISO解压 把文件全部复制到一个分区的根目录下
安装工具 选择第一种
重启电脑 完成
另外工具中附带详细的原理和步骤和说明
u盘安装
早在很早以前 就已经有了外设引导这一概念 而非光盘引导 那个时候就是所谓的软盘 软盘的缺点很多 就是容量小 容易损坏 随着时间发展 渐渐被光驱取代 一张软盘的容量只有几MB 实在太小 大部分用于引导进入DOS界面 目前电脑已经很少使用了 现在多使用在机床上
U盘的出现 可谓是一个极佳的替代品 随着容量和价格的改变 变得很容易入手且方便迅捷 为现在装机主流方式
首先你要有一个U盘 容量2G以上为佳 容量越大可以放的系统越多 你可以集成所有系统于一起 前提是足够大 一般8G足够了 价格应该在60左右
然后你需要下载一个工具 推荐新手使用大白菜U盘制作工具
完成之后 如一楼所的BIOS修改里 把CDROM启动方式换成USB启动模式 然后重启电脑
这样就可以进入U盘了 工具箱 PE系统都有 方便快捷 剩下的把你放在U盘内的GHO文件 或者 安装包 安装就可以 不会的请返回一楼有详细说明 这里就不罗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