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提到力量时,想起的只是上半身——宽阔的肩部、隆起的
胸肌、粗壮的手臂都被视为强壮的基本标志,好像没人会真的想到双腿。如果你让某个人(甚至是小孩子)展示一下他的肌肉,对方通常都会挽起袖子,让你看他的
肱二头肌。没人会脱下裤子,让你看他的大腿。
这一现象在普通
健身爱好者的健身计划中也有所反映。你可以到
健身房中参观一下,看看那些在力量训练区的家伙都在干什么。你会看到很多人在锻炼肩部、躯干和手臂,甚至有些人正在排队等着做
卧推、做斜托
弯举或是
拉力器下压,好让自己的肱三头肌“鼓”起来。
全世界90%的健身房力量训练,很可能都是在锻炼上半身,我估计其中几乎有95%锻炼的是手臂。在健身房中,你只能看到寥寥几人在努力地锻炼腿部。
在圣昆汀监狱服刑时,我认识了一位狱友,他入狱前曾是金吉姆健身房的常客—金吉姆健身房是世界上最火爆的健身房之一,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威尼斯海滩(也被称为“肌肉海滩”),其会员中实打实的
健美者和精英级的力量训练者的数目很可能比世界上其他健身房中的都多。他曾经告诉我:这家健身房中也有深蹲架,虽然他多年来都是那里的常客,但他从来没有看见有人排队使用该器械。其实,健身房中的深蹲架大部分时间都只是一个摆设。如果连世上最著名的金吉姆健身房都真的是这样,那其他地方的健身房又能好到哪儿去呢?
力量的源泉
其实,这种态度完全错误。真正的力量源于
髋部和腿部,而不是上身和手臂。只要我们不是飘在半空中或双腿离地坐着,那我们上肢做的所有动作都依赖于腿部传递的力量。上身力量在许多体育运动中都很重要,但如果没有强劲有力的下身做基础,上身力量全无用处。
真正的力量训练者比“周末勇士”或“海滩身材”训练者更明白这个道理。强壮的肱二头肌与轮廓清晰的
胸大肌,也许看上去很棒,但是它们对极限力量贡献甚微。以
举重比赛中的挺举为例,尽管举重者是用胳膊举起
杠铃的,可是完成这个动作的力量主要来自腿部,也就是说真正发力的绝不是胳膊—杠铃对手臂来说太重了。下次再有举重赛事转播时,仔细看看你就知道了。实际情况是,举重运动员首先借助爆发力把杠铃提到肩膀高度,然后降低身体,靠腿部发力把杠铃再举起一点。然后弯曲双腿,降低身体到杠铃的下方,这实际上是双臂锁定的标准深蹲姿势。从该姿势开始,他们必须靠双腿发力起身完成动作。在挺举过程中,上身和手臂的作用并没有腿部重要。举重运动员的大腿都很有力,他们会花费大量时间练习深蹲,因为他们明白腿部力量的价值。
人们知道的所用重量最大的练习很可能是
硬拉。做硬拉需要训练者把很重的杠铃拉离地面,提到髋部的位置。现在,硬拉的世界纪录是由著名举重运动员安迪。博尔顿(
Andy Bolton)创造的,他能拉起455千克—将近半吨重的杠铃!尽管这个动作几乎要牵动全身的每一块肌肉,但是其主要的发力部位还是大腿和髋部,尤其是臀大肌、
腘绳肌(大腿后侧)、
股四头肌(大腿前侧)。即使是在卧推这样的纯上身练习中,双腿也扮演着主要角色。失去双腿的举重运动员可能拥有壮硕的上身,但他们在卧推中举起的重量远远比不上健全的举重运动员,这完全是因为他们的腿部无法发力。鉴于这些例子,我们很容易明白,真正的力量其实来自下半身,而不是上半身。
以上例子都与力量型的运动项目有关,但过分强调上身力量的情况也出现在多数其他运动中。对很多运动员来说,只有当他们腿部受伤时下身力量的重要性才会体现出来。若膝盖受到损伤或腘绳肌撕裂,健身者就会明白无误地理解下身是何等重要了。你可以在自己有腿伤时试着做一些上身动作,如
摔跤、
拳击、推、拉等,你会发现自己几乎不可能完成这些动作,更不用说下身动作了,如跑步、跳跃、踢腿等。毋庸置疑,大多数体育运动都以下身为基础,也就是说这些运动极大地依赖腿部力量,上身相对而言并不是那么重要。
田径运动中有句老话:腿有多老,人就有多老。上了年纪的运动员最先失去的就是腿部的爆发力。其实,下身力量的流失可以延缓,甚至可以逆转,但是无论做多少的上身训练也起不到这样的作用。你需要学习如何锻炼双腿。本章将介绍你需要了解的所有相关内容。
现代方法拖后腿
腿部练习动作有很多种,其中许多都只能锻炼腿部的某一块肌肉,如腿屈伸和柔式深蹲锻炼股四头肌,腿弯举锻炼股二头肌,
俯卧挺身锻炼臀大肌。此外,还有很多需要利用腿部训练器和拉力器练习的动作,但是它们也只能锻炼某些特定的腿部肌肉。
过多的现代训练技巧非但对现代训练者没有益处,反而会起到负面作用。这正是因为在这些较新的腿部练习动作中,有很多都只是为了锻炼某块腿部肌肉而设计的。它们对那些只想锻炼下半身某一特定部位的资深健美者来说有用,可对块头一般、实用力量不强的普通健身者来说意义并不大。原因在于我们的腿部肌肉已经进化得适于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而不是单打独斗。其实,当今这些种类繁多的腿部练习动作甚至会减弱腿部的实用力量,降低其运动能力,因为腿部肌肉协同发力的自然反应能力反倒会因这些练习而退化。
练出真正强健有力、行动敏捷的双腿的最佳方式就是用最少的、能锻炼尽可能多的腿部肌肉的练习动作来锻炼。最理想的情况是只练习一个动作,只要你能找到那个可以动态锻炼下身所有肌肉的动作。
其实这样的动作的确存在,而且自古以来就被运动员们所熟知。它对世界各地的运动文化影响颇深,我们将其称为深蹲或深度屈膝。在印度,整个运动文化都是建立在自身体重深蹲(即印度深蹲)的基础上的。
深蹲锻炼的肌肉
有些人不相信一个简单的动作就可以锻炼整个下半身,但深蹲在这一点上当之无愧。
这个动作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深蹲是指通过弯曲下身的三个重要关节(即髋部、膝盖、脚踝)而放低身体。有些人在描述深蹲时,通常集中于弯曲膝盖这一点上,因此深蹲有时也被称为屈膝或深度屈膝。但实际上,要不倚靠任何外物深蹲,需要弯曲三处关节。如果你只屈膝,而没有同时弯曲脚踝和髋部,那你就会向后摔倒。如果这三个“轴”没有同时转动,你根本就无法深蹲。下半身的这些主要关节是要协同工作的—这是进化所致。
髋部弯曲的动作主要涉及强劲有力的臀大肌、臀小肌以及臀中肌。除此之外,还有约12 块更小的肌肉也在发挥作用,如阔筋膜张肌和梨状肌。“链条的强度取决于最弱的一环”,用这句话来形容髋部肌群十分贴切。髋部的一些肌肉的确比较小,但它们能够决定你的髋部是否健康有力。深蹲时,上身需略微前倾,所以脊椎肌肉和腰部肌肉在深蹲时也能得到锻炼,尤其是后者。大幅深蹲还会使内脏受到的压力变大,所以腹横肌和腹肌—包裹内脏的肌肉——也会变得更加有力。
屈膝的动作可以极大地锻炼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从其名字就可看出,股四头肌由四大块肌肉组成,即股外侧肌(大腿外侧的肌肉)、股中间肌(贯穿大腿中心的深层肌肉)、股直肌(大腿正面的肌肉)和股内侧肌(邻近膝盖的一块泪珠状肌肉)。这四块肌肉在膝关节伸展时会起到不同的作用。哪块肌肉得到重点锻炼取决于你的动作幅度:静止锁定将使股内侧肌得到更多锻炼,幅度较小的动作会使股外侧肌得到更多锻炼,而完整的深蹲动作将使这四块肌肉都得到高强度锻炼。深蹲是打造股四头肌的最佳动作,这在健美界无人不知。
深蹲也能锻炼半腿肌、半膜肌和股二头肌,它们是大腿后侧的肌肉群,通常以“腘绳肌”
这个名称为人所知。深蹲能锻炼大腿后侧的肌肉,如今知道这一点的人并不多,所以大多数健身者都会通过腿弯举训练器械来锻炼腘绳肌。为了增强力量,腿弯举会将腘绳肌置于最糟糕的生物力学姿势,所以该动作在增强力量、打造肌肉方面起不了多少作用。过去的大力士和健身专家都了解深蹲能锻炼整条大腿,包括腘绳肌和股四头肌,因此他们中的大多数只通过深蹲锻炼腿部,结果他们的整个身体变得越来越强。如果你不相信深蹲可以锻炼腘绳肌,那你可以亲自检验一下。深蹲时,用你的手紧紧抓住大腿后部,这时你就会感受到大腿后部的肌肉正强劲有力地收缩。从理论上讲,股四头肌和腘绳肌不应该同时收缩,因为二者是一对拮抗肌,分布在腿部的前后两侧。但事实是二者的确是同时收缩的,而且还是强有力地收缩,人体运动学家将此现象称为伦巴德悖论(Lombard's Paradox)。
股骨(大腿骨)是人体内最长、最强壮的骨头,胫骨和腓骨在膝关节处与其相接。当你放低身体深蹲时,股骨的下部会向前移动,这就会导致胫骨和腓骨也相应地向前移动。而这又迫使踝关节自动屈曲,拉伸小腿和跟腱,并使胫骨前肌收缩。当你起身时,踝关节又不得不重新回到初始位置。这一看似简单的动作,却能够锻炼你小腿上的每一块肌肉,不仅包括扁平的比目鱼肌和菱形的胖肠肌,还有脚踝上更小的肌肉与肌腿。甚至连双脚上的肌肉也不得不跟着运动,以保持深蹲过程中身体的平衡和稳定。许多健美者甚至不用专门去锻炼小腿—深蹲就能使其变得足够强。
上述所有这些肌肉(还有更多)都能通过深蹲得到高强度的锻炼。但是,比这更重要的是,深蹲还能使这些肌肉协调地发展,符合这些肌肉在自然情况下协同工作的方式。你可以看看下面这些人体最基本的动作:
跑步 起立
跳跃 跺脚
支撑 用力推(如推一辆车)
坐下 用力拉(如拔河比赛)
你会发现,这些动作同深蹲一样,都需要腿部和臀部弯曲。正是因为所有的肌肉都能协同作战,下身(其实全身也一样)才能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
扔掉杠铃
很抱歉,上面的内容读起来有点儿像解剖学的教材。但我的目的是向你提供尽可能多的证据,以证明深蹲确实是最伟大的下半身练习动作,它确实能锻炼下半身的每一块肌肉。不管你同意不同意我的话,我希望你都能更多地认识到深蹲是最出色的练习动作之一。
我还没有说明的是,为什么用自身体重深蹲优于使用杠铃的深蹲。这两个动作难道不是相同的吗?从表面看使用杠铃的深蹲甚至可能更好,因为健身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进步情况循序渐进地增加杠铃的重量。
不过,如果你已经阅读了前面的内容,那你也应该能预测出我的观点了。我认为,用自身体重的深蹲足以让使用杠铃的深蹲无地自容。
使用杠铃练习深蹲以及在模拟杠铃深蹲的器械上练习,存在几个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腿部有人体内最大、最强的肌肉。这意味着,想要锻炼双腿,就需要很重很重的杠铃片。我们知道,人的下半身肌肉要支撑全身的重量,所以下半身肌肉已经能够承受非常大的重量了,所以锻炼时你必须加大负重。这样的话,你使用的杠铃片就必须越来越重,否则就不能进步。负重230千克以上做深蹲,在大师级的深蹲训练者中并不罕见,普通人不使用药物也可以做到。当你做负重深蹲时,重重的杠铃会压在你的背部(有些家伙会把杠铃置于上胸部,但这样做动作很难受,而且上半身也很容易受伤,更关键的是采用这种方式必须减轻负重),其实相当于垂直向脊椎施加了极大的压力,这会使椎骨和椎间盘受到挤压,从而引发腰痛、肌肉扭伤、坐骨神经痛、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等一系列疾病。另外,把杠铃置于接近脊椎顶端的位置,也会在深蹲过程中促使上半身过度前倾,这样不但会使下背肌肉扭伤,还会引起膝盖内弯,增加膝关节的受力。所有这些问题在个子较高的健身者身上会更严重,因为从生物力学角度来看,长腿骨会把举重者置于非常不利的境地。个头越高,你所遇到的问题就会越多。真正高水平的负重深蹲者个子都不高,这并不是巧合。
用自身体重深蹲不依赖于额外的负重,所以不会有大重量压在背部或肩部,也就不会强迫身体做出任何不自然的动作,来引发各种脊椎或关节问题。在本书中,我将带领你循序渐进地掌握一系列难度逐步递增的自身体重训练动作。这一系列动作以终极腿部练习——单腿深蹲——收尾。
单腿深蹲的益处非常多,第一个明显的益处是能够增强力量。如果一位体重90千克的男人做单腿深蹲,那就相当于他是肩扛90千克的杠铃在做双腿深蹲。杠铃深蹲只会发展髋部后部的肌肉,但你在做单腿深蹲时,不弯曲的那条腿要抬高,这样一来髋部前部和侧部的肌肉也会得到锻炼。这确保了肌肉的共同发展,还能避免那些使杠铃深蹲者颇感困扰的髋部问题。此外,增强平衡能力是单腿深蹲的另一个主要益处。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没有人会选择单腿站立,所以很少有人认识到这个动作需要有多强的平衡能力。气喘吁吁地单腿蹲下、站起,是强度很大且不可思议的协调性锻炼。单腿深蹲也比双腿杠铃深蹲更能增强身体的实用力量,因为很多动作都是只用单腿支撑身体的——你可以想想踢腿、单腿跳、攀爬等动作。自身体重深蹲比使用额外负重的深蹲更自然,这也意味着,你的身体能在两个训练期之间更快地恢复。没想到吧,但事实确实如此。单腿深蹲甚至可以强化训练者的身心连接和精神集中力,因为在做这个动作时,你的双腿在完成迥然不同的任务。毫无疑问,单腿深蹲完胜杠铃深蹲。
关于深蹲的思考
到目前为止,已有多部著作在讲述如何进行深蹲。我坚信,在你的整个健身生涯中一定需要练习深蹲,因为这是为数不多真正无价的动作之一。因此,训练者必须定期了解自己的深蹲能力和身体状况(你想一生都很强壮,对吧)。最终,你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技巧。我在每一式的“解析”部分都列出了一些技巧指南,不过我没有列出此动作的具体技巧。我只是告诉你一些原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有些时候指南针比一些具体的指路标更有用—对健身者而言,我的建议便是指南针。你开始阅读、试验、练习吧!对下面的观点,你是否同意无关紧要,你只需要以它们为起点,开始深蹲!
不同幅度的深蹲会锻炼不同肌肉。标准深蹲能够锻炼下半身的所有肌肉,所以你必须掌握。在我列出的十式中,有几式只是半幅动作,但那些不过是通往标准深蹲的台阶。半幅动作必须一直与全幅动作结合起来练习。
深蹲的整个动作幅度是什么样的?动作进行到最低点时,大腿后侧会紧贴小腿,你的身体将无法继续降低。这时,需要大腿和膝盖共同发力才能将身体推起,直到双腿完全伸直。
动作幅度再小哪怕一点都算不上“全幅”。
有些人认为,直接深蹲到最低点对膝盖不好,事实并非如此。只有在你的膝盖预先有问题时,深蹲才不利于它们。而大多数时候,深蹲甚至有助于缓解膝盖问题。如果膝关节处的肌腱还不适应较低的姿势,就可能扭伤。但是,如果你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小心练习,你的膝盖就能变得很结实,足以练习标准深蹲。不必担心!
与之类似,许多健美者不喜欢在深蹲的最高点时将双腿完全伸直。他们认为这会给大腿肌肉休息的机会,使其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在将双腿完全伸直的过程中,肌肉的确会有一瞬间不承受压力,这是事实。但是,如果短暂的放松可以在下次转换成更大的力量,就没有什么不好。切记,做深蹲时一定要完全伸直双腿。
在动作的反向过程中,不要直接就那样蹲下了,而要用肌肉力量有控制地下蹲。
在蹲过程中身体要前倾,但不要过分前倾。因为这样将过分锻炼髋部,而忽略了大腿。
前倾是必要的,但不要养成向前弓背的习惯。
在深蹲到最低点时,你实际是“坐着”。请按照“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而不是按照“蹲”的标准要求自己,有时这会帮助训练者降得更低,因为这有助于矫正髋部的姿势—
避免屁股向后撅。
最低点的姿势是深蹲中最难控制的部分—几乎所有练习都是如此,不过深蹲尤甚。尽管难度很高—做单腿深蹲时尤其难,但你在深蹲中绝不能快速下蹲,然后直接“反弹”(靠惯性)站起,这会严重损伤膝关节处的软骨。你应该通过前几式的练习慢慢增强肌腱的力量。
我建议在动作最低点坚持1秒钟,六艺都要这样—这是避免做出危险的反弹动作的极佳方式。
在动作最低点坚持一会儿是个好习惯,但这并不是万灵药,在这种情况下你仍然可能作弊。有些人在起身的时候会出现摇晃前倾的趋势,这可以为起身提供惯性,使最初几厘米的移动变得更容易,可这样做会让膝盖承受多余的压力。你应该保持上半身不动,只靠腿部发力将自己推起.如果你做不到,那说明这个动作对你而言太难。你应该回到更容易的动作,坚持锻炼。
有些人发现,深蹲时不得不抬起脚跟,所以他们干脆就在脚跟下放上木板或砖块,这是个坏习惯。需要抬起脚跟与平衡能力或身体结构无关。之所以会这样,只是因为你的脚踝缺乏灵活性,跟腱不够柔韧。如果你的韧带和肌腱很僵硬,在深蹲时脚踝不能充分弯曲,那你的双脚脚跟就会不自觉地抬起。一定不要使用木板之类的东西,你应该经常拉伸小腿,直到自己可以在不借助任何辅助的情况下做深蹲。
前面提到深蹲能锻炼许多肌肉,包括人体内最大的肌肉,这是此动作的最大优点。不过它也有缺点,那就是练习该动作需要付出很多辛苦。这就是深蹲逐渐不流行、并出现了许许多多替代练习的原因之一。咬紧牙关,撑过难关,数月之后你的身心都将适应那种痛苦。
而这种练习也会变得越来越可以忍受。见鬼,你甚至会爱上深蹲。
练习深蹲时我喜欢向前伸出双臂,这有助于动作下降到最低点时保持身体平衡,因为这样能够分担身体的一部分重量,从而避免身体向后倾倒,对个子较高的人来说尤其如比:有些用自身体重练习深蹲的人喜欢把双手放在髋部、肩部上或者是交叉在胸前,对特定的练习来说,你觉得怎么舒服就怎么来。
很多家伙都害怕深蹲,因为他们认为深蹲将加重膝盖旧伤。其实事实恰恰相反。做全幅的深蹲时,增加的血液流动可以移除累积的废物,恢复旧伤组织,缓解疼痛。膝盖及其周围的肌肉与肌腱将变得更强、更柔韧,再受伤的可能性也大大减小了。
最常见的膝盖伤是前交叉韧带撕裂。前交叉韧带是贯穿整个膝关节并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的韧带。当你的双脚平踩在地上,而膝盖猛烈扭动时,前交叉韧带经常会完全或部分撕裂。
前交叉韧带损伤,在橄榄球、足球、摔跤和武术等项目中很常见,其实此病在所有带有肢体接触的对抗性运动中都很常见。膝关节构造复杂,有时在前交叉韧带撕裂时,半月板(纤维软骨)也会撕裂。如果韧带没有经手术重建(甚至是已经重建),受伤的膝盖会非常不稳定,有时会出现脱臼。深蹲并不会使前交叉韧带损伤进一步恶化,相反还对恢复伤病有益。只要双脚姿势正确,在深蹲过程中膝盖会很有利,不会不稳定和脱臼。深蹲能够锻炼股四头肌,而股四头肌可以替代前交叉韧带,在其他活动中稳定膝盖。如果你受伤之后做深蹲或是在深蹲过程中锁定膝关节时确实感到疼痛,那么这通常是由于软骨碎片所致。如果真是这样,继续练习就没有助益了,你必须通过手术移除碎片。这是微创手术,当天就能出院。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就别继续受罪了,去医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