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尘有幸识丹青》阿堵
在我推这篇文之前先说一句,基本上不看非现代文,因为古代设定的文,我真的很难看下去,之前有一些不太好的经历。幸好这篇不太长,故事节奏算是比较快,总体来说是挺好的,对于古风这类有兴趣的可以看,我觉得你们会喜欢。等等……听说有20W字……可能前段时间看超过1M的文包看傻了,其实还是很长的。作者的笔调很柔顺,写起来总让人觉得活泼生动的很,大概就是不
我是在下的事件记录吧的文包里找到这篇文章的,给的备注是能学到很多东西,里面多数知识是关于临仿的。临仿算是门学问,我写这篇推荐的现在的晚上正好看了一眼电视节目,里面说的没错,某种程度上,做的精益求精直至几无差别,其实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
文章的内容概括一下很简单,就是标题那样,红尘有幸识丹青。文章的主人公就叫做丹青,赵承安出场的晚一些,何况笔墨远远是没有在丹青身上多,所以大家偏爱丹青大概是很正常的。其实我比较喜欢赵承安,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大概我是攻控吧【x
从临仿说起,从三家不同的做临仿的招牌就能看出来,赵家其实并不是生意人,临仿不仅是个商业活动,而且是他们自身的一种艺术追求,一种对美的追求。从丹青的天分来看,不做临仿,自成一家自然是绰绰有余的。可是入了这扇门,几乎相当于是奉献出自己一生去完成对于过去的事物的追忆和复原了。至于另外两家,仿今不仿古的基本上是钱快进快出的例子,但是还算是有点真材实料,另外一家在我看来就是不过随波逐流罢了。其实现在很多商家也是这样的,有的设计公司也是这样的,为了名利失去了最基本立足的东西。临仿,亦分三六九等。
丹青从小大概是大家都宠爱着的缘故吧,很纯净,但是所有的纯净的结局,都是被染上其他的色彩,当他知道要做临仿之后躲在房间里,缩成一团的样子,写出来无法不令人怜惜。丹青读完各家作品之后说,似乎想画的都被画出来了,觉得前人几乎无法超越的,那种对艺术境界的理解,也是看出一份热爱。丹青自然是聪明的,可再聪明的人,总会被一个情绊住,赵承安亦然。
相处的日子一开始是如梦般的,其中固然是有着对相互的吸引,但我觉得还有另一个原因,入戏。因为入戏,所以会把悲剧的结局不断往自己身上代入,从感性中挣脱出来,不断提醒自己,不过是一开始就知道的“必逃”。
他们的关系,就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即使确定了彼此的心意,却要一遍遍的和现实量,比一比哪边重,直到知道了原来已经没有什么超过喜欢了。丹青某些时候是过于固执了,陷入自己的世界里,或者说不是陷入,他一直活在那里。赵承安做的很多事情,看似狠毒,不过是因果报应罢了。
赵承安的喜欢一开始是占有和毁灭,然后才是牺牲与奉献,但是丹青的喜欢从一开始就是成全。我被丹青吓到的一段是他刻完章然后自己就那么盖上去的一段,这种魄力,不是一般人能有的。至此我也很喜欢丹青了,至于后面他说离开或许才有一份机会,更是令我钦慕于他的理智。
最后提一下结尾吧,赵承安虽然是一个用情很深的人,但是他至始至终是不想放弃的,当然,这也是他的一份责任。他在位的期间,没有对于用手边资源的一点犹豫,物尽其用一直是他的一个习惯,可能只有丹青是个例外吧。后面的现代的一个收尾,让我有点醒过来,即使故事最终的收尾很好,丹青和承安还是过上了一个相对很逍遥的日子,国泰民安,但是权利的斗争从来不会停止,最后赵氏的临仿失传,不过是走的近了之后的必然。
其实谁想站队呢,可是多数时候不得不站。不仅仅是篇古风文,也可以在里面看出很多现实生活的影射吧。以上均为一家之言。